设为首页 | 添加到收藏夹
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饮食文化 > 饮食杂谈 > 正文
专家认为:在家吃饭最健康
2006年01月04日 来源:深圳特区报 浏览:  

    在餐馆里就餐,多的是油脂、甜饮料和酒类,多的是腹部肥胖的危险

    专家认为:在家吃饭最健康

    2005年,在饮食上,很多人把自己兜里的钱更多地“贡献”给了餐馆、酒楼、快餐业。2006年,如何把饭吃得更好、吃得更健康仍是老百姓日常最关心的主要问题。据一项统计数字表明,我国某城市仅1—6月份中,全市下馆子的总消费就达5亿元之巨。由此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该市市民在饮食中的摄油量高得吓人——人均烹调油消费量每日83克,几乎居全国之首。

    提到在外就餐,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说:水煮鱼说得上是最热门菜品之一。可惜,重复用油的问题浮上水面,揭示出香浓菜品当中不新鲜烹调油的危害。其实,水煮鱼只是冰山之一角,几乎所有的炒菜、炸菜都有油脂反复加热以及加热过度的问题。然而,被苏丹红、孔雀石绿弄得战战兢兢的百姓们,似乎对由此而产生的苯并芘等致癌成分就视而不见、安之若素了。

    同样是油的问题,带来心血管疾病风险的“植物脂肪”曾经在年初引起一阵关注,但很快便销声匿迹。因此,炸薯条和添加了“植物奶油”的汤圆和点心仍然大行于市,很少有人注意到它们在健康上的负面效应。

    相比之下,淀粉高温处理产生“丙烯酰胺”的问题得到了更多的关注,但也仅限于方便面和薯片,而餐馆中同样含有丙烯酰胺的炸得香脆的红薯饼、香芋卷、小馒头一类点心,以及油条和麻花等,人们却少有戒心,照吃不误。

    在餐馆里就餐,多的是不安全因素,多的是油脂、甜饮料和酒类,多的是腹部肥胖的危险,那么缺的究竟是什么呢?最主要的便是粗粮、豆类和新鲜的蔬菜,这几类食物正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关键所在。有些蔬菜虽然也被摆上餐桌,但数量、比例仍然不足,而且大多吸入了过多的油脂,使它们的健康意义失去了大半。

    2006年,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认为,在家吃饭会是一个新的流行趋势。人们厌倦了在外就餐时的大鱼大肉,向往返璞归真的家庭小菜。煮点豆粥,做点豆饭,炒几样清淡的蔬菜,不仅吃起来更安全、更营养,还能摆脱每天在外吃饭的浮躁,带来平心静气的心态。(徐李燕)
 

[编辑:IDRI]

推广信息
“深圳饮食网”版权相关声明:
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、出版社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。联系方式:idri@szeat.net
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,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、名益权等问题,请尽快与本网联系,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。联系方式:service@szeat.net
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、明显的标识,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“深圳饮食网”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深圳饮食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,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。
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者,文责自负。     广告联系:0755-83268082 邮件:service@szeat.net
主办单位 | 深圳市美食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| 深圳市饮食服务行业协会 协办单位 | 深圳市巨邦企业总公司
联络函 | 联系方式 | 公司介绍 | 法律声明 | 资质证书 | 服务条款 | 隐私声明 |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
深圳市美食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粤ICP备11065566号